东胜区,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腹地。这里历史悠久,青铜文化、大秦遗风体现着这里的历史底色;这里拥有着独具特色的北疆文化,既有草原文化的豪放不羁,也具备着蒙汉交融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相互融合。这里拥有着坚实的产业体系,以能源、羊绒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作为基础,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为探索新质生产力,自8月3日起,北京大学工学院思政实践团赴鄂尔多斯东胜区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实践团由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预聘副教授、研究员宋保方和工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2024级本科生年级辅导员张瑞石担任领队,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博士研究生嵇涵琦担任课程助教,共16名2024级本科生参与了本次实践。
展开剩余89%01
千年酒韵谱新篇,药光互补兴沃野
左右更多
8月4日上午,实践团抵达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园区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师生参观了鄂尔多斯酒文化博物馆。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到包括技艺、酒曲和酒具的演变的中国酿酒的发展史,领略到酒中蕴含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了鄂尔多斯市酿酒的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并介绍了鄂尔多斯酒业的发展历程,从小作坊合并成东胜县酿酒厂,后来又经过调整建立起鄂尔多斯酒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鄂尔多斯酒业通过创新,发明出了新型的清芝复合香型白酒。
左右更多
参观完博物馆,实践团进入园区内部。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白酒在产业园区内的生产过程,包括原粮的接发与储存,水的纯净化,酒曲的制作,酒的酿造和陈酿,白酒原浆的勾调,酒的质检和包装。在介绍白酒的生产过程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部分相应的生产车间。
在上午的参观中,实践团真切地领略到先民的智慧与中华文化的深邃,深刻地体会到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体悟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既需要技术的革命,也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
左右更多
8月4日下午,实践团踏着泥泞的道路,到访位于东胜区铜川镇神山村的光伏基地。神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健英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光伏基地。该区域原先是煤矿矿区,经过改造以后建设了光伏板,推动当地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同时,当地还创新性地建设“药光互补”产业,将光伏板下的空间分给当地的村民进行药材种植,吸纳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了农业生产,使村民实现增收致富,进而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光伏基地,实践团的同学们对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随后实践团来到东胜区文化产业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展馆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简洁明练的概述,也展现了鄂尔多斯民族团结和创新性发展达成的成果。在参观中,实践团的成员通过鄂尔多斯的现实情况,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在民族团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02
政策引凤筑暖城,绿能链动冶新程
8月5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东胜区党政大楼,参加“暖城做东,引才入胜”大学生实习实践交流座谈会。会上,东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春光详细介绍了东胜区的发展现状,并着重介绍东胜区实施“人才强区20条”政策,展现了这座城市对吸引人才的诚意。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教授宋保方作为实践团领队教师发言,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工学部"1本5院"的新工科体系,表达了与东胜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期待。
8月5日下午,实践团先后走访了鄂尔多斯集团和伊泰集团。在鄂尔多斯集团展览馆,“温暖全世界”的品牌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一个从羊绒起家的民族品牌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同时,场馆内无处不在的羊绒制品让实践团成员们能够零距离感受羊绒的独特质感。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鄂尔多斯集团电力冶金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环保工艺,探寻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左右更多
在伊泰集团,企业发展史以及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做法,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该集团始终坚持“四个不变”党建理念,建设“四型组织”,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如今,该集团已建成6000万吨级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并积极拓展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与此同时,该集团也积极回馈社会,担负起了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3
躬身实践察颐养,草原竞趣心相印
左右更多
8月6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鑫海颐和城养老院参访,通过管理人员介绍,参与老人互动活动,深入调研了鑫海颐和城的运营模式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等多元特色养老服务。鑫海颐和城以“医养结合+智慧化+生态疗愈”为核心,构建全周期养老生态。同时,管理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当前全国养老机构的痛点,随后提出了鑫海颐和城的解决方案,包括量身定制的经营定位策划、运营方案设计、云平台管理服务软件、丰厚的医疗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次参观,成员理解了“硬件保障+情感关怀”的服务逻辑,更通过亲身经历深化了对老有颐养民生工程的认识。之后,实践团成员们与老人们合唱《燕园情》《东方红》《歌唱祖国》等歌曲,在温馨互动中结束此段调研。
左右更多
随后,实践团来到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体验中心。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体验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创新性综合体。讲解员带领成员们依次参观元宇宙会客厅、3D人体智能体测镜、咖啡拉花机器人、动作捕捉技术展示,让大家设身处地感受数字经济、虚拟现实的魅力,为以后投身科学研究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左右更多
8月6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圣地草原沙巴日台,与其他高校实习实践团同学一起参加高校实践团趣味运动会,先后进行了破冰活动、支援前线、趣味穿衣接力赛、袋鼠接力赛、青春正前方、四平八稳、螃蟹赛跑等七项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充分展现了北大学子的合作、拼搏精神,更是增进了同学情谊。
“暖城”鄂尔多斯的双重温暖:以人才之心暖才七星,以产业之光暖世。在鄂尔多斯,实践团用三天时间深刻感受了其独特的城市温度。从“温暖全世界”的羊绒产业到温暖人才的发展环境,东胜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城市品牌的深刻内涵。这里的“温暖”不仅是产业口号,更是融入城市血脉的发展理念。从广纳天下英才的胸怀,到企业改革创新、勇担社会责任的魄力;从养老创新的温情守护,到数字未来的智造热忱——东胜区正在用“双重温暖”书写着新时代草原城市的发展传奇。
发布于:北京市易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